名老中医、首都名中医、首都国医名师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
国医大师工作室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焦虑症如同一片无形的阴霾,悄然笼罩着不少人的心灵。它可能表现为莫名的心慌、持续的紧张、难以控制的担忧,甚至伴随失眠、头痛等身体不适,不仅影响情绪状态,还会干扰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对于焦虑症患者而言,除了专业治疗,掌握有效的自我缓解方法,就像为心灵撑起一把保护伞,能在焦虑来袭时及时疏导情绪,逐步找回内心的平静。这边就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国医名师馆首届国医名师刘根尚医生为大家科普一下焦虑症患者应该如何有效自我缓解的方法与技巧。
刘根尚医生怎么样?治疗焦虑症这种疾病效果好不好?
刘根尚,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国医名师馆首届国医名师,北京市中医郁证临床学科创新示范基地主任,2021年度人民好医生;师从刘渡舟教授、赵绍琴教授和步玉如教授等当代中医大家;中国医药暨传统手法专家亚运会义诊团秘书长、曾任全国名老中医疑难病诊疗研究所秘书长兼临床组组长。
刘根尚医生调理焦虑症这种疾病效果怎么样?
刘根尚医生善于运用中医治疗长期失眠、焦虑症、抑郁症、过敏性疾病、脾胃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各种疑难病症,以及动脉硬化、多发性斑块、脑出血、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刘根尚医生表示焦虑症这种疾病仅仅凭借药物治疗或者外部的心理辅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采取自治的方法进行调节,其实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很多手段去治疗调理抑郁症这种疾病。有下面这几种方法可以尝试一下。
规律作息,筑牢情绪 “防护墙”。紊乱的作息会加剧神经内分泌失调,让焦虑感愈发强烈。患者应尽量固定每天的入睡和起床时间,保证 7-8 小时的充足睡眠。睡前避免接触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可通过泡脚、听舒缓音乐、阅读纸质书等方式放松身心,帮助大脑进入休息状态。规律的作息能稳定身体机能,让情绪更易保持平稳,减少焦虑发作的频率。
适度运动,释放内心 “压力源”。运动是天然的 “情绪调节剂”,能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有效缓解焦虑情绪。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游泳等,每周坚持 3-4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运动过程中,注意力会从焦虑的思绪转移到身体的感受上,既能释放压力,又能增强体质,让心态更加积极。
正念呼吸,锚定当下 “平静点”。当焦虑情绪汹涌而来时,正念呼吸练习能帮助患者快速平复心情。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空气从鼻腔进入,经过喉咙、胸腔,再从鼻腔缓缓呼出。过程中若思绪飘走,无需自责,只需轻轻将注意力拉回呼吸。每天坚持 5-10 分钟的正念呼吸,能提高对情绪的觉察力,减少被焦虑支配的情况。
合理宣泄,打破情绪 “闷葫芦”。压抑焦虑情绪只会让其在内心不断累积,终引发更大的爆发。患者可以找到安全的宣泄途径,比如向信任的家人、朋友倾诉内心的担忧,或者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梳理情绪,将焦虑转化为文字。此外,唱歌、绘画等兴趣爱好也能帮助转移注意力,释放负面情绪。
焦虑症的缓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患者不必急于求成,更不要因偶尔的情绪反复而灰心。只要坚持运用适合自己的自我缓解方法,配合专业治疗,不断给予自己耐心与鼓励,就一定能逐渐摆脱焦虑的束缚,重新拥抱轻松、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