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首都名中医、首都国医名师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
国医大师工作室
焦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绪反应,适度的焦虑能帮助我们应对潜在威胁,但当这种情绪失控、持续存在并严重影响生活时,就可能发展为焦虑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焦虑症的形成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生物学基础、心理特质与社会环境长期交织的产物。了解焦虑症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预防此类疾病的出现,这边就请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推拿理疗科主任医师付国兵医生为大家科普一下焦虑症这种疾病的形成原因。
付国兵医生怎么样调理焦虑症效果如何
付国兵医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推拿理疗科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市中青年名中医;现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医适宜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民族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常委、北京中医管理局中医技术质控中心主任、北京市推拿科诊疗中心负责人、北京市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针灸推拿科委员会主任委员。
付国兵医生善于运用“振腹推拿”疗法治疗头晕、失眠、焦虑、抑郁、糖尿病、胆囊炎、胃脘痛、痛经、尿失禁、阳痿、早泄等疾病;运用“宫廷推拿”手法治疗骨伤科软组织损伤类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四肢关节损伤等。
付国兵医生表示焦虑症的形成原因有先天因素的影响(遗传),也有后天方面的因素比如说比如说压力过大生活环境的改变等等,更多的是一种综合的结果,出现焦虑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生物学:潜藏在基因与神经中的密码
生物学因素为焦虑症的发生埋下了 “先天伏笔”。遗传研究显示,焦虑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若一级亲属(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患有焦虑症,个体患病风险会比普通人高出 2-3 倍。这种遗传并非简单的 “疾病传递”,而是对焦虑易感基因的继承 —— 例如 5 - 羟色胺转运体基因的特定基因型,会降低大脑对情绪的调节能力,使人更易对压力产生过度反应。
心理学:人格与认知的隐形推手
心理层面的特质与经历,为焦虑症的发展提供了 “心理土壤”。人格特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具有 “焦虑性人格” 的人往往对不确定性高度敏感,习惯将事情往最坏的方向设想,比如总担心 “出门会遇到意外”“工作失误会被开除”。这类人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过度关注他人评价,长期处于 “自我怀疑 - 担忧 - 紧张” 的循环中,逐渐丧失对情绪的掌控力。
社会环境:压力与支持系统的失衡
社会环境是焦虑症发生的 “催化剂”。现代社会中,高强度的生活压力成为普遍诱因:职场中的晋升竞争、经济上的房贷压力、人际关系中的冲突矛盾,都可能使个体长期处于 “应激状态”。当压力超过心理承受阈值时,身体会持续分泌皮质醇等应激激素,久而久之会破坏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平衡,诱发焦虑症状。
焦虑症的形成就像一场 “多米诺骨牌效应”:遗传赋予的易感体质让个体对焦虑更敏感,童年经历塑造的脆弱心理模式降低了抗压能力,而长期的社会压力则最终推倒了 “最后一块骨牌”。理解这些交织的因素,不仅能帮助我们更科学地认识焦虑症,也为预防和干预提供了方向 —— 从改善成长环境到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从调整认知模式到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多维度的努力才能为心灵筑起 “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