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首都名中医、首都国医名师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
国医大师工作室
焦虑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除了专业的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日常饮食的调理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科学合理的饮食能帮助稳定情绪、缓解焦虑,而不当的饮食则可能加重症状。这边就请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主任医师郭蓉娟医生为大家科普一下焦虑症患者日常生活中饮食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郭蓉娟医生怎么样调理焦虑症效果怎么样
郭蓉娟医生,首都名中医、首都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脑病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王永炎名医工作站负责人。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中西医结合心身治疗协作学组组长等。
郭蓉娟医生表示可不要简单的以为焦虑症就是一种情绪疾病,与其他方面没有影响,其实饮食对于患者的情绪是非常有影响的,日常生活中焦虑症患者饮食主要要注意到如下几点:
一、遵循 “稳定神经” 的饮食原则
焦虑症的发生与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的失衡密切相关,饮食需围绕 “维持神经稳定” 展开。优先选择富含营养素的天然食物,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例如,全谷物(燕麦、糙米)富含 B 族维生素,能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帮助调节情绪;深海鱼(三文鱼、沙丁鱼)中的 Omega-3 脂肪酸,可减少脑部炎症反应,改善焦虑状态。
二、多吃这些 “抗焦虑” 食物
富含镁的食物:镁被称为 “天然的镇静剂”,能放松神经肌肉、缓解紧张。深绿色蔬菜(菠菜、羽衣甘蓝)、南瓜籽、杏仁等都是优质来源,每天适量摄入可帮助减轻焦虑感。
三、远离加重焦虑的 “危险食物”
高咖啡因饮品:咖啡、浓茶、能量饮料中含有的咖啡因会刺激中枢神经,导致心跳加快、失眠,加重焦虑症状。焦虑症患者应尽量避免,或严格控制摄入量(每天不超过一杯美式咖啡的量)。
高糖食物:蛋糕、糖果等甜食虽能短暂提升情绪,但随后会引发血糖快速下降,导致情绪低落、烦躁,形成恶性循环。长期高糖饮食还会影响肠道菌群平衡,进一步加剧焦虑。
酒精:酒精可能暂时让人感觉放松,但实际上会破坏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睡眠质量,长期饮酒会降低大脑对情绪的调控能力,加重焦虑和抑郁倾向。
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除了食物选择,饮食习惯也不容忽视。细嚼慢咽能减轻肠胃负担,避免因消化不良引发的身体不适(如腹胀、胸闷),而身体不适易被焦虑症患者放大为紧张情绪。规律进餐能让身体保持稳定的代谢状态,减少因饥饿或过饱带来的情绪波动。
饮食调理是焦虑症辅助治疗的一部分,不能替代专业治疗。患者在关注饮食的同时,还需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适度的运动,多方面调节身心状态。通过科学饮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再结合心理疏导和必要的药物治疗,才能更好地应对焦虑,重拾平静的生活。